2019-05-06
[导读] 摘要:如今,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目前,大力开展建筑业可以使我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加强水利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
宁夏建工集团第七分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0
摘要:如今,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目前,大力开展建筑业可以使我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加强水利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是处理具体的安全和质量,加强具体业务的管理和控制,并能快速改善项目的安全和质量,并找出水利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适当的预防手段,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试验;质量控制
引言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质量和性能将对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相关规定和技术要求对混凝土的材料质量以及成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测试验,确保混凝土的各项质量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定。在检测试验工作中,需要是对混凝土的原材料、成品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开展检测试验,在每个环节中检测的试验项目又可以进一步的细化,例如检测混凝土原材料时可以分为对骨料、掺加剂、粉煤灰以及水泥等项目的检测试验,而在成品检测则主要是测试混凝土的强度、锈蚀程度、密实性以及抗压能力等内容。施工单位个相关的管理监督部门要采取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1 混凝土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检测试验内容
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中,对建筑整体耐压性和结构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因为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和稳定性使得一些大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选择混凝土成为可能。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合成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混凝土质量不受控制,水利建设是关系到国家计划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工程。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整体控制都是通过混凝土试验来进行的。特别重要。在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主要测试混凝土成品的质量,考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抗腐蚀程度以及钢材腐蚀后的压实程度。另一方面,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测试,看它们是否满足总体需求标准。
2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内容
混凝土是根据相应的比重由各种材料制成的。该材料的主要成分有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相关材料。原材料的检验要求这些材料的质量。因为混凝土本身是一种混合的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混凝土各种材料的比例很重要,但不同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的比重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差异。因此,在施工前,应根据本工程施工的体系强度规范确定各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并在后续的施工中遵守该标准规范;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并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确保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和安全符合标准。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有必要注意混凝土生产设备的操作。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可能直接影响混凝土产品的质量。因此,建筑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此外,设备故障还会减少混凝土的供应,甚至影响正常的运行进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求对混凝土产品进行检验,对各基材配比、混凝土凝结后构件硬度、抗压程度、密实度进行检验,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
3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3.1 配合比的问题
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多种,因此,在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时,不能够只是控制其中的一个方面。为了有效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就需要查明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只是对混凝土的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将无法实现从整体上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目的。混凝土材料是多种原材料通过一定的配合比混合而成的,在进行混凝土材料制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配合比的控制,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各种材料的配合。由此可见,能够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还有水灰、水量以及砂率等,只要其中任何一部分出现过多或者是过少的现象,就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
3.2 材料的选择问题
制作混凝土需要用到材料,选择怎样的材料,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而言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果选择的材料质量不达标,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如果材料的质量不能满足建设需求,即使制作过程再精细,也会严重影响到整体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从而导致成本浪费,因此,给整体工程项目的开展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
3.3 混凝土的和易性
所谓的混凝土的和易性,就是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保水性以及流动性的综合。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不达标,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的现象,只有有效保障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才能够很好的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施工作业,同时也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不会存在离析现象。
4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有效质量控制措
4.1 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性能
施工单位要严格检查混凝土骨料的质量,并对所使用的砂、石分别进行各种检测,确保其性能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另外,严禁将不同直径的骨料混合使用。在选用混凝土掺加剂时,施工单位应首先检查其生产厂家的资质以及产品的质量合格证,还要对掺加剂与水泥以及骨料的的相容性进行试验检测,科学合理的确定其配比,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使用水泥前必须对材料的性能以及相容性进行严格的检测试验。在试验中要按照操作规范,对水泥的凝结时间以及安定性等分批进行检测试验,严禁在施工中使用未经检测或者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的水泥。
4.2 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清理模板以及钢筋表层的杂质,尤其是新旧浇筑的地方要特别注意。当周边的环境温度>-10℃时借助暖棚法对半径>12.5mm的钢筋进行预热。在混凝土下料之时,要求确保浇筑过程中的温度要>5℃。借助分层连续浇筑的形式对其展开施工,并确保浇筑之时的温度>10℃,要求在通过设备捣固的条件下确保每层结构的厚度都控制在20cm左右,尽可能地减少泌水、分层、离析等问题的出现。作业环节展开浇筑时要求确保一次性就浇筑完成,尽可能的缩减浇筑的间隔时间。
4.3 提高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施工单位要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来科学的确定混凝土的配比,并在监理部门对配比进行审核签发之后才能严格按照配比来生产混凝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禁擅自改动配比。监理人员要对材料取样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对其进行检测试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4 加强混凝土生产设备管理和保养
在生产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种设备,设备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在使用混凝土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应该确保机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一旦需要混凝采购新的设备,就需要综合考量设备的性能、效率以及灵活性,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投入,保障设备高效率运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保障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提升经济效益的前提,同时,也能够有效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以此来增强整体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促进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月.施工质量管理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2] 范关军.浅析质量检测标准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全面控制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7(20):85-86.
[3] 戴龙.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与质量管理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6):90-92.
[4] 申光龙.混凝土检测试验及生产质量控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6):110-111.